文旅市场涌出热闹——假日市场热点观点⑧

小编:当国庆“遇上”中秋,带来8天长假,人们开始各自出行,文化旅游市场百花齐放、鳞次栉比。从传统观点来看

当国庆“遇上”中秋,带来8天长假,人们开始各自出行,文化旅游市场百花齐放、鳞次栉比。从传统美景到互联网打卡地,从历史悠久的街道到充满活力的商圈,到处都是人潮涌动。文化和民族时尚市场上的音乐会、音乐庆典、体育赛事、低调的遗产展览都进行了精彩的展示。繁荣的市场和火爆的消费,展现出新时代中国的勃勃生机。 “中国红”已成为各地红色美景中最动人的颜色。 10月1日,全球超过12万名游客和mULA公民观看了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。大多数人中,白发苍苍的老人和父母怀里的孩子都选择了同样的方式祝福祖国。湖南韶山毛泽东广场,游客纷纷表示通过摆放花篮、起立鞠躬等方式表达继承人对伟人的深刻记忆和崇高敬意;妇女纪念公园海南红色支队精心设计了以“红色玛拿、家国同庆”为主题的体验活动,游客通过游玩、革命知识问答等方式缅怀先烈。 “红”表达了人们的家国情怀,“月光”见证了团圆的幸福和温馨。 夜幕下,安徽黄山徽州古镇的灯笼鱼灯璀璨。鱼灯遗产中的三大不切实际的遗产——王满田鱼灯、战旗鱼灯和玉郎鱼灯齐聚游行。如同闪烁的灯光,鱼灯游行就像一条游动在古老街道上的巨龙。来自辽宁锦州的游客张林带着家人出去旅游度假。看完鱼灯表演后,他还进行一些鱼类文化创作。 “鱼灯有很多美好的寓意,我们回来后可以给亲朋好友送去祝福。” 为了共同庆祝两个节日,各地博物馆也纷纷变身“环保责任”。今年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。 9月30日起,“百年守护——从故宫到故宫”展览在午门展览馆向公众开放。 200件(套)重要文物与来宾共同焕发光彩,立体领略中华文明的神奇;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启“夜游云波·千年”“流光”系列活动,制作箔箔、字母印刷等99项互动体验,让观众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之美; 《满月》深圳博物馆生日·盛大音乐——2025深圳世博之夜”系列活动让来宾同时体验TrapeOn与现代的交织文化体验、音乐与舞蹈的璀璨、诗歌与民乐的共鸣。 近年来,随着生活方式水平的提高、消费观念的升级,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早已不仅仅是看山看水、查游记,更希望能够沉浸在当地的文化之中。国庆和中秋期间,各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2000余场,传统美景地、热门商圈在文化体验区发生了变化。北京园博园成为“戏园”。走进公园,轻柔的歌声不绝于耳。在此举办的歌剧文化周推出了20余项主题活动、近400场演出。 3来自全国的3支专业队伍齐聚于此,为观众带来一场专业而大众化的歌剧文化盛会。假期前三天,福建省厦门市中山路共接待旅客58.7万人次。今年的商业街游客不仅可以“买买买”,还可以看到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尚文化的碰撞。原创音乐剧《英雄侠儿》也以情景进行曲的形式到达街区。 Play总监张蓓表示,希望用创新的方式,带游客和市民体验厦门的红色记忆。 “旅行事件”、“旅行表演”持续出名。 “票根”涉及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,成为拉动消费的“新引擎”。国庆中秋假期恰逢“苏超联赛”四分之一决赛。江苏全省联合“苏超”发布“江苏“苏超同行”行程产品,推出好去处门票特惠、文化消费券等150余个惠民举措。10月4日,“苏超”在南京奥体中心开赛,周边酒店通常爆满。10月5日, 城市酒店及部分品牌酒店评级酒店平均入住率达85.8%。 黄金周是各地抢占经济旅游经济的重要机遇。除了台阶等常规操作让人们受益之外,不同地方、美丽的地方也有新的方式来“宠”客人。江苏、浙江、安徽等地区开设政府食堂,为游客和市民提供实惠的饭菜;上海、河南、辽宁等地博物馆扩大开放时间;山东青岛崂山风景区为游客免费提供热水、姜汤等物品;河南清明上河园景区向游客免费发放雨衣;四川广元剑门关景区游客中心变身“临时住所”,为游客提供临时住所……这些举动受到网友点赞。 整齐有序的美景、便捷热情的服务、微笑的游客,构成了美丽的旅游风景。它体现了旅游业发展理念的转变:从盲目开发资源到不断完善服务,从提倡一次性消费到发展长期信誉。旅游业聚集人气、财富,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。 (太阳-经济新闻记者 张雪)

当前网址:https://www.xuesong999.com//a/meishi/851.html

 
你可能喜欢的: